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关于发行B股在企业的分红派息时如何确认利润分配标准的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5 14:40:39  浏览:890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关于发行B股在企业的分红派息时如何确认利润分配标准的函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关于发行B股在企业的分红派息时如何确认利润分配标准的函

1994年1月6日  证监函字[1994]1号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我会上市公司部于1993年12月3日收到深圳证交易所来函,询问发行B股的

企业在分红派息时,是否可以仿照发行H股的企业以境内、外会计师审计过的两个报表

中利润数较低的为利润分配标准。

  证监会就此问题与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进行了磋商。现答复如下:

  根据有关规定,发行H股的企业,在分红派息时,以经过注册的会计师审计过的向

境内、外投资人分别提供的两张利润表中利润数较低的作为利润分配标准,B股上市公

司也应照此办理。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也包括中国传统司法文化,曾经历过数千年的历史演化,逐步形成了有别于东西方各国的鲜明特色,同时也积淀了体现出民族精神的文明成果。现撮其要者,分述如下:

“公之于法”的大道精神

早在《礼记·礼运篇》当中就明确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华民族的先贤把推行“天下为公”的理念看成是发扬大道精神的重要前提,也是华夏先民追求的最高的理想境界。体现在司法活动当中,则集中反映在他们对“公之于法”的精神风貌的认识上。

据《汉书》列传第四十二·《张释之传》载:汉文帝时任廷尉之职的张释之在处理犯跸案时,对当事者采取了“罚金”的处罚,并没有顺从文帝的旨意采用重罚。当时他引用的法理根据是:“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又说:“今法如此而更重也,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在张释之看来,法律是公共之器,天子同百姓都必须遵守,如一味顺从文帝采取重罚,有违公正执法的精神,并会造成法律审判失信于民的严重影响。正因为他的据理力争,反映出“公之于法”的“大道”精神,使得文帝在深思良久后,不得不认可这一判决的结果。

同样,唐朝贞观时期的朝臣魏征也有相似的认识。他从“天人合一”的观念出发,提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观,并认为“天无私覆”的天道观要求人间的大道观与之相一致,进而认为无论在立法,还是在司法审判中,都必须倡导“公之于法”的大道精神。

据《贞观政要·公平》载:魏征曾向唐太宗明确提出“公之于法,无不可也,过轻亦可。私之于法无可也,过轻则纵奸,过重则伤善。”在他看来,秉持“公之于法”的大道精神,即便惩恶过重,或对灾民处理从轻,都可以为民众所接受。因用法为公,是会得百姓的理解的。

“得其中”的精准精神

中国古代的“中”是哲学上的最高境界,反映到司法的领域中,就表现为诉讼、审判乃至行刑的全过程达到最精确的度。

七世纪的唐律集以往立法与司法成果的大成,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具有封建成文法典的示范性与典型性。

曾在元朝出任儒学提举的柳?,在其所撰的《唐律疏议序》中,对唐律的精确性做出如下的评价:“然则律虽定于唐,而所以通极乎人情法理之变者,其可画唐而遽止哉?非常无古,非变无今,然而必择乎唐者,以唐揆道得其中,乘之则过,除之即不及,过与不及,失其均矣。”在柳?看来,百年多锤炼而成的唐律,已达到“得其中”的精准程度,以至在基本精神上,想超越或者舍弃它都是办不到的,因为失去了法律准确性。

担任过清朝刑部尚书的薛允升也在其所撰的《唐明律合编·序》中,总结说:“(唐律)繁简得其中,宽严亦俱得平,无可再有增减者矣。”也就是认为唐律因在繁简上达到最精准的度,故在量刑的宽严方面也比较公平。

上述评论难免会有溢美之词,但是唐律无论在立法,还是司法上所体现出的“得乎其中”,即达到比较精确的度,是没有异议的。其中《新唐书·刑法志》的记述可以作为参考例证:“(贞观四年)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开元)二十年间,是岁刑部所断,天下死罪五十八人”。应当指出上述情况是出现唐的升平时期。因为当时统治者奉行“可杀可不杀者,不杀”的刑事政策,所以运用死刑比较精准。

但在武则天当政时期,由于内部权力争夺达到白热化程度,据《旧唐书·酷吏传》载:武则天一反前制,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每鞫囚,无问轻重,多以醋贯鼻,禁地牢中”,并“绝其粮饷”,“令寝处粪秽,备诸苦毒”,以至“每有赦令,俊臣必先遣狱卒尽杀重囚”。以至唐中宗也不能不承认,“(当时)冤滥之声,盈于海内。”

可以想见,即便在唐朝,司法活动“得乎其中”也只有相对的意义。不同的时期则有不同的表现。

清廉律己的自省精神

武则天为大周天子后曾亲撰《臣轨》一书,在其《廉洁章》中,强调清廉之德是为官首要的操守,司法官员自当如此。即所谓:“理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德,吏之宝也。”又说:“非其路而行之,虽劳不至;非其有而求之,虽强不得。……故君子行廉以全其真,守清以保其身,富财(贵)不如义多,高位不如德尊。”她在文中清楚表明,清廉操守对正确行使立法与司法权力的极为重要性。

此外,据《明史·曹端传》载,明朝循吏曹端总结自己一生行政与司法经验,得出的警世名言是:“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在他看来,惟有秉持廉洁的道德操守,才能震慑贪吏,赢得民心,公正平允地处理好行政与司法事务。

清代被康熙帝封为“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龙,曾亲撰《亲民官自省六戒》,其中把廉洁拒贿视为重要的一戒,他认为廉洁是为官的基本操守,受贿则“一文不值”。他告诫自己在内的所有司法官员说:“夫受人钱而不与干事,则鬼神呵责,必为犬马报人。受人财而替人枉法,则法律森严,定为妻孥连累。清夜自省,不禁汗流。是不可不戒。”于成龙在这里不仅讲明清廉司法的重要性,也阐明了贪腐受贿其后果的严重性,从而引申出只有廉洁自律,才能正确有效地行使司法权的道理。

慎重狱的恤刑精神

在中国传统司法文化中,慎刑之德一直受到推崇。

清代是最后一代封建王朝,一些有政治远见的执法与司法官员,总结历代特别是本朝的经验,深刻指出遵行慎刑之德的极端重要性。例如乾隆年间的河南巡抚尹会一曾在《健余先生抚豫条教》卷一中说:“凡问刑衙门自应虚衷研讯,惟明惟允,庶几狱成而孚乃。若以刻深为明察,以严厉为才能,任意残虐,罔恤民命”,必然造成严重后果。而“据供定罪,援律成招,出入之间,生死攸关,更宜详慎”。所以,“该州县审理事件,必须心平静气,悉秉虚公,度理揆情,务归平允。”他认为惟有秉承慎刑之德,才有可能公平公正地处理好司法事务,才能得到百姓的理解,并获得他们的支持。

此外,熊宏备在其《居官格言》中指出,违北慎刑之德,为谋利而滥施酷刑就会造成“一人入狱,中人之产立破;一受重刑,终身之苦莫赎”的悲惨后果,从而告诫各级司法官员用刑不能不遵从慎刑之德的深刻道理。

调处息讼的和谐精神

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古代司法文化,非常注重推广和睦宗族、家庭,亲善邻里的乡间自治的理念,并主张从这一理念出发,强调所在各地乃至整个国家,在处理民事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时,首先采用调处与和息的方术,化解基层社会的争端,以利于社会的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管理规定》

交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管理规定》
交通部


第一条 为加强对出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的汽车运输(以下简称出入境汽车运输)管理,维护正常的国际间汽车运输秩序,促进我国同邻国及港澳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的交往,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及我国政府与有关国家政府签订的多边、双边汽车运输协定的有关内容,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
(一)在我国境内注册从事出入境汽车旅客(含游客,下同)运输、货物运输,以及与之相关的车辆维修、搬运装卸和运输代理、货物仓储、转运包(换)装的企业、车辆和人员。
(二)进入我国境内从事汽车旅客、货物运输的外国及港澳地区的车辆和人员。
第三条 从事出入境汽车运输必须遵守下列原则;
一、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坚持平等互利;
二、遵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
三、执行国家政府间汽车运输协定、协议,以及实施细则;
四、有利于促进国家间的友好往来。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是全国出入境汽车运输的主管机关。
省级及地级交通主管部门是所在行政区域内对出入境汽车运输进行管理的机关;在经批准开通的公路口岸设置的交通运输管理站是口岸地出入境汽车运输的监督检查机构。
第五条 交通部的职责:
一、拟定国家有关出入境汽车运输政策、法规;制订全国出入境汽车运输发展规划。
二、按国务院的授权,负责签订国家政府间汽车运输协定;协调解决在国家政府间汽车运输协定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制定统一的出入境汽车运输单证、标志。
四、审批超越口岸地向内地延伸的旅客、货物运输线路。
五、审批口岸交通运输管理站。
六、审批我国汽车运输企业在国外和外国汽车运输企业在我国境内设立出入境汽车运输的代表机构。
七、指导检查全国出入境汽车运输管理工作。
第六条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职责:
一、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实施国家有关出入境汽车运输的政策、法规和政府间汽车运输协定。
二、制定行政区域内出入境汽车运输管理规定和发展规划。
三、审批中外对应口岸间的出入境汽车运输线路;审核申报超越口岸地向内地延伸的旅客、货物运输线路。
四、审定企业从事出入境汽车运输的经营资格。
五、提出口岸交通运输管理站的设置意见。
六、负责交换国际汽车运输行车许可证;印制、发放、管理出入境汽车运输单证、标志。
七、根据交通部授权办理、协调出入境汽车运输的有关事宜。
第七条 口岸所在地的地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职责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八条 口岸交通运输管理站在口岸现场负责监督检查出入境汽车运输经营活动,查验国际汽车运输行车许可证、车辆识别标志、营运证件、缴费凭证等,维护口岸正常的出入境汽车运输秩序。
第九条 从事出入境汽车运输的中国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车辆、设施,配有熟悉国际汽车运输商务、技术的业务人员,同时拥有与经营项目相适应的风险资金。经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审批,领取出入境汽车运输经营许可证后方可经营。
第十条 从事出入境汽车运输的中国车辆,必须达到JT/T198—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中的一级技术标准。
从事出入境汽车运输的车辆须携带国际汽车运输行车许可证和配有出入境汽车运输统一标志,客运车辆还应携带出入境汽车旅客运输行车路单,货运车辆应携带国际汽车货物运单。经审批合格的运输车辆,承运者应提前办理第三者责任保险。
第十一条 从事出入境汽车运输的中方业务人员和司乘人员,须经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进行出入境汽车运输业务和技术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并凭资格证书办理国家对出国人员规定的有关证件。
第十二条
一、在中国境内从事出入境汽车货物运输,由货主或货代单位将货物名称、数量、起止地点和运输时间及时提报交通主管部门,由交通主管部门实施管理。
二、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规定限运的货物,货主或货代单位必须按规定办理批准手续;超限及危险品运输须按国家政府间汽车运输协定办理特别行车许可证。
第十三条 出入境汽车旅客运输须按规定线路运行,旅客随身携带的行包可随车同行,托运的行包另行派车装运。
第十四条 外国及港澳地区车辆进行过境运输时,有国家政府间多边汽车运输协定的按协定办理,没有协定的经交通部特别许可后,方可进行。
第十五条 外国车辆进入我国境内后,须遵守国家政府间多边、双边汽车运输协定的有关规定,并不准在我国境内自行承揽货源或招揽旅客。
第十六条 为出入境汽车运输服务的搬运装卸企业和个人,应在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批准的作业范围内经营。
第十七条 为出入境汽车运输服务的车辆维修、货物仓储、转运包(换)装,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第十八条 出入境汽车运输的运价,多边、双边汽车运输协定中有规定的按协定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中方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物价部门确定。
第十九条 对从事出入境汽车运输的中国籍车辆的费收项目及标准,国家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物价部门确定。
对从事出入境汽车运输的外国籍车辆在我国境内的费收项目及标准,国家政府间多边、双边汽车运输协定有规定的按协定规定办理;没有规定,按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出入境汽车运输中方管理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应着统一制服,佩戴徽章,证件齐全,公正廉洁,文明执法。
第二十一条 违反出入境汽车运输有关规定的中国车辆,可参照交通部颁发的《道路运输违章处罚规定》处理。
外国车辆在我国境内违章,按国家政府间多边、双边汽车运输协定的有关规定处理,没有规定的按我国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订其实施细则。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未提及的其它事宜,按我国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统一标志(式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申请开业审批表(式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经营许可证(式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人员资格证书(式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旅客运输行车路单(式样)
6、国际汽车货物运单(式样)
附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统一标志(式样)
(一)标志正面(略)
注:1.此标志分一次性和长期性两种。一次性使用的标志为纸质不干胶片,贴在车辆风档玻璃的右上角;长期性使用的为冲压式铝质标牌,固定在车辆保险杠右侧,也可同时用漆喷制在车厢两侧。
2.尺寸:一次性标志为130mm×95mm;长期性标牌为260mm×190mm。
3.标志颜色为正红底色,金黄色字母和环边。
4.“CMT”的含义:
C CHINA 中国
M MOTOR VEHICLE 汽车(根据GB8226—87)
T TRANSPORT 运输
(二)一次性标志背面(略)
附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申请开业审批表(式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申请开业审批表
-----------------------------------------------------
|1.申请企业| |2.法人代表| |
| 全 称 | | | |
|------|--------------------------------------------|
|3.企业地址| |
|------|--------------------------------------------|
|4.电 话 | |5.电挂| |6.传真| |
|---------------------------------------|-----------|
| |7.经济性质 | |8.成立时间 | 年 月 日|
| |-----------|---------------|-------|-----------|
| |9.注册资产 | |10.流动资金| |
| |-----------|---------------|-------|-----------|
| |11.职工总数 | | a.驾驶员| |b.保修技工| |
| | |--------|------|-------|------|----|
| 企 |(人) | |c.管理人员| | d.有专业| |
| | | | | | 职称人员 | |
| 业 |-----------|--------|------|-------|------|----|
| |12.车辆总数(辆) | | a.客车数| | b.货车数| |
| 基 |-----------|--------|------|-------|------|----|
| |13.总吨(座)位 | | a.客座位| | b.货吨位| |
| 本 |-----------|---------------|-------------------|
| |14.主要车型 | 型 辆 | 型 辆 |
| 情 |-----------|---------------|-------------------|
| |15.主要装卸设备 | 台| 台 |
| 况 |-----------|---------------|-------------------|
| |16.站房(M2) | a.客运站房| |b.货运站房| |
| |-----------|---------------|------|------|-----|
| |17.库房(M2) | a.行包房| |b.货运库房| |
| |-----------|---------------|-------------------|
| |18.保修车间(M2)| |19.停车场地(M2)| |
-----------------------------------------------------

-----------------------------------------------------
| |20.项目全称 | |
| |-----------|-----------------------------------|
| |21.经营方式 | |22.经营范围| |
| 企 |-----------|---------------|-------|-----------|
| |23.投入车型 | 24.投入 | |25.投入吨 | |
| 业 | | 车辆数| | (座)位 | |
| |-----------|-------------------------------|---|
| 申 |26.投入人员 | |a.驾驶员| |b.保修工| |c.管理人员| |
| |-----------|-----------------------------------|
| 请 |27.营运线路 | |
| |-----------|-----------------------------------|
| 内 |28.停靠站点 | |
| |-----------|-----------------------------------|
| 容 |29.运行时间 | |
| |-----------|-----------------------------------|
| |30.特别申请 | |
|---|-----------------------------------------------|
|31.| |申请企业| |
| 经 | | | |
| 办 | |(章) | 年 月 日|
-----------------------------------------------------

------------------------------
| 交通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
|----------------------------|
| |
| |
| |
| 审核机关(章) |
|签发人: |
| 年 月 日 |
|----------------------------|
| 审 批 机 关 意 见 |
|----------------------------|
| |
| |
| |
| 审核机关(章) |
|签发人: |
| 年 月 日 |
------------------------------
注:1.审核机关为地(市、盟、州)级交通局,或审批机关指定的公路运输管理处;审批机关为省(自治区)交通厅(局)。
2.此表一式四份。表左面由申请企业填写,填写后自存一份,其余三份经审核
机关审核后,报审批机关审批,审批后,一份留省交通主管部门存查,一份
由申请企业存档,一份作为到其他部门办理开业手续的凭证。

--------------------------
|车牌号码__________------ |
|准驾车型__________|年度审验| |
|有 效 年 月 日至|____| |
|期 限 年 月 日止|____| |
| | | |
| ------ |
|注:1.本证须加盖发证机关公章。 |
| 2.本证做为出入境汽车运输人员的资格证件,严|
| 禁转借、伪造和涂改。 |
| 3.凡从事出入境汽车运输的人员,必须服从和配|
| 合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的检查。 |
| 4.本证未经年度审验视为无效证件。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制 |
--------------------------
(背面)
附件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经营许可证(式样)
------------------------
| No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 |
| 经 营 许 可 证 |
| 经审核已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规定 |
|的出入境汽车运输的经营条件,现核发此证 |
|准予经营。 |
|发证机关: |
|核发日期: 年 月 日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制|
------------------------
注:1.本证尺寸为八开。
2.纸张选用光亮挺华纸样。
3.《许可证》上方为国徽图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经营许可证”采用烫金字印刷,其
中“经营许可证”五个字的印刷体略为粗重。
5.《许可证》中的批语、发证机关及核发日期可用黑色毛笔楷书体的字
型印刷。
附件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人员资格证”(样式)
|←-----8.7CM-----→|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人员 | ↑
| | 资 格 证 ----- |淡天蓝色印刷区
| | | | | ↓
| |-----------| |-|----
| | | | | ↑
| |姓 名_____ | | | |
5.7CM |工作单位_____ | | | |
| |准行国家_____ ----- |印刷黄色@徽记
| | 第 号 | 区域
| | | |
↓ |发证机关___________ | ↓
-----------------------------
(正面)
印刷说明:
1.此证件为塑封;
2.严格尺寸规定;
3.此证的“正、反面”面纸用黄色的公路路徽的徽记做图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人员资格证”字体采用烫金来印刷;
其中“资格证”三字采用粗重体,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
人员”的字体略大些。
5.“年度审验”栏下的三个空验格,在塑封皮的对应位置须切空,以便盖
印年度审验章。
6.此证件式样由交通部制定,各省(区)交通厅据此自行印发。
附件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旅客运输行车路单(式样)
(中文字下套印相关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入境汽车旅客运输行车路单存根
No:000000
-------------------------------------------------------
|领用单位全称| |营运证号码| |去程线路|自 经 到达 |
|------|-----|-----|----|----|------------------------|
| 车 型 | |车辆牌号 | |回程线路|自 经 到达 |
|------|----------------|----|------------------------|
|驾驶员姓名 | |有效期 |自19 年 月 日至19 年 月 日|
-------------------------------------------------------
……………………………交运管…………………………………字 第00000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入境汽车旅客运输行车路单 运( )字No:000000
运输单位: 车号:
营运线路:自 ( 时 分)经 ( 时 分)
---------------------------------------
|去程班次编号 |
|-------------------------------------|
| | | | 周转量 |行 包|行包重量|行包周转量 | |
|站 名|里程|人数| | | | |经 办 人|
| | | |(人公里)|(件)|(公斤)|(公斤公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记事栏| |
|---|---------------------------------|
| | |
|路 单|自19 年 月 日 |
| | |
|有效期|自19 年 月 日 |
| | |
---------------------------------------
主管机关(章) 路单签发单位

座位: 驾驶员姓名:
( 时 分)到达 ( 时 分)
---------------------------------------
|回程班次编号 |
|-------------------------------------|
| | | | 周转量 |行 包|行包重量|行包周转量 | |
|站 名|里程|人数| | | | |经 办 人|
| | | |(人公里)|(件)|(公斤)|(公斤公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记事栏| |
|---|---------------------------------|
| |旅客运量| |旅客周转量 | |
|运输量| (人)| |(人公里) | |
| |----|---------|------|-----------|
|统 计|行包运量| |行包周转量 | |
| |(公斤)| |(公斤公里)| |
---------------------------------------
路单签发人 路单回收人
(注:背后套印旅客清单)

旅 客 清 单
---------------------------------------
|旅客姓名|国籍|乘车站|到达站|票号|旅客姓名|国籍|乘车站|达到站|票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六:国际汽车货物运单(式样)
(中文字下套印相关文字)

国际汽车货物运单 No:000000
-----------------------------------------------
|1. 发货人 |2. 收货人 |
|名称 |名称 |
|国籍 市 |国籍 市 |
|---------------------|-----------------------|
|3. 装货地点 |4. 卸货地点 |
|国籍 市 |国籍 市 |
|街 |街 |
|---------------------------------------------|
| 5. | 6. | 7. | 8. | 9. | 10. |
|标记和号码| 件 数 | 包装种类 | 货 物 名 称 |体积(立方米)|毛重(公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发货人指示 |
|---------------------------------------------|
| a.进/出口许可证No: 从 在 海关 |
|---------------------------------------------|
| b.货物声明价值 |
|---------------------------------------------|
| c.发货人随附单证 ----------------|
|-----------------------------|包括运费交货点________|
| d.订单或合同号 | |
|-----------------------------|不包括运费交货点_______|
| e.其它指示 | |
|---------------------------------------------|
|12.运送特殊条件 14.应付运费 |
| 发货人| 币别 | 收货人 |
-----------------------------------------------

-----------------------------------------------

|13.承运人意见 | 运 费 | | |
| | | |-------|
| | | | |
|--------------------|-------------|--|-------|
|15.承运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计 | | | |
| |----------|--|--|-------|
| | | | | |
|---------------------------------------------|
| 编制日期 |17.收到本运单货物日期 |
|16.到达装货 时 分 |18.达到卸货 时 分 |
| 离去 时 分 | 离去 时 分 |
| 发货人签字盖章 承运人签字盖章 | 收货人 |
| | 签字盖章 |
|-------------------------|-------------------|
|19.海关机构记载 |20.收货人可能提出的意见|21.汽车号 |
| | | 拖挂车号 |
| | | 司机姓名____ |
| | | _________ |
| | | 行车许可证号 |
| | |-------------------|
| | |22.运输里程 |
| | | ________ |
| | | 过境里程 |
| | | -------- |
| | | 收货人境内里程 |
| | | ________ |
| | |共计 |
-----------------------------------------------
不需要就划掉
1—12栏以及16栏由发货人填写,18和20栏由收货人填。



199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