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7 07:03:40  浏览:874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
陕政办发〔2003〕108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政务信息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是为领导同志把握全局 、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政府及所属部门的办公厅(室)是为政府领导 提供政务信息的主要渠道。为了切实做好政务信息工作,逐步实现政务信息工作规范化、制 度化、科学化,现将《陕西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工作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 际,认真贯彻落实,并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政务 信息工作的要求,提高对政务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和健全政务信息工作机构和工作 制度,切实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队伍建设,坚持观念创新,拓展信息工作思路,坚持机 制创新,加大信息工作力度,坚持方法创新,提高信息工作质量,与时俱进,努力为各级政 府科学决策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陕西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工作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全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 革的需要,逐步实现政务信息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参照国务院办公厅《政务信息工作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政务信息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社会,收集、加工反映经济社 会发展中的重要情况,为各级政府领导人把握全局、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 服务。
  第三条 政务信息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第四条 政务信息工作按照分层次服务的原则,以为本级政府服务为重点,同时为上级和下级政府服务。
  第五条 政务信息工作应当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反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全面反映政府工作及经济 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情况;及时反映重大改革的进展和重大经济活动的运行情况;按照“群众 利益无小事”的要求,及时反映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的有关问题。
  第六条 各级政府及所属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政务信息工作的领导, 把政务信息工作列入重要议 事日程,确定一名领导同志分管这项工作,并提出要求,交待任务,做好协调,及时解决政务 信息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支持和指导本级政府或者本部门的办公厅(室)发挥整体功能 ,做好政务信息工作。
  第二章 网络机构
  第七条 政务信息网络是政务信息工作的基础。省政府系统政务信 息网络以省政府办公厅的信 息工作机构为中心,由纵向网络、横向网络、外部网络、内部网络及其他网络组成。纵向网 络,由各级人民政府办公厅(室)、省政府办公厅信息直报点组成;横向网络,由省政府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国家部委驻陕单位组成;外部网络,由省政府各驻外办事处组成;内部网络,由省政府办公厅内部机构组成;其他网络,根据需要,由新闻单位、群众团体、科研院校、企事业等单位组成。各级政府及所属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或者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务信息网络。
  第八条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和省政府各工作部门办公(厅)室应当明 确负责政务信息工作的机构 ,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专职信息工作人员;各县级人民政府办公室应配备专职信息工 作人员。
  第九条 政务信息工作机构的基本职责:
 (一) 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工作部署 ,研究制定政务信息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 做好信息采集、筛选、加工、传送、反馈和存储等日常工作。
  (三) 结合政府中心工作和领导人关心的问题,以及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发现的问题,组织 信息调研,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预测、有建议的专题信息。
  (四) 适应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为政府实施信息引导提供宏观性、导向性和超前性的 信息服务。
  (五) 组织开展政务信息工作经验交流,了解和指导下级部门的政务信息工作,组织开展 政务信息工作理论研究。
  (六) 组织本地区、本部门政务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第三章 人员队伍
  第十条 政务信息队伍由专职、兼职和特聘的政务信息工作人员组 成。专职政务信息工作人员由本级政府或者本部门在编制范围内确定。
  第十一条 政务信息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 (一) 热爱政务信息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风扎实正派。
 (二) 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政府部门的主要业务工作。
  (三) 掌握政务信息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经济、科技和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四) 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五) 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保密制度。
  第十二条 信息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权利:
  (一)收集、编写、报送、储存政务信息;不得编报虚假信息。
  (二)根据领导同志和上级机关的要求,组织、指导、协调政务信息网络开展工作。
  (三)及时了解政务信息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加强改进政务信息工作的建议,总结政务 信息工作经验。
  (四)完成领导同志交办的政务信息有关工作任务。
  (五)根据工作需要,经批准可以阅读有关带秘级的文件、调阅有关档案资料。
  (六)可根据需要列席同级政府(部门)召开的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有关会议。
  (七)接受政务信息业务培训。
  (八)参加政务信息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
  第四章 工作制度
  第十三条 下级政府政务信息工作机构(以下简称信息机构)应当及 时向上级政府信息机构报送 信息。政府各部门信息机构应当及时向本级政府和上级部门信息机构报送信息。下级政府或 者部门信息机构对上级政府或者部门信息机构专门要求报送的信息,必须严格按照时限报送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信息机构每个工作周报送的信息应不少于5条,省政府各工作部门、各 属机构信息机构每月报送的信息数量应不少于10条。
  下级政府或者部门信息机构向上级政府或者部门信息机构报送信息,必须经本级政府或 者本部门办公室分管领导人审核、签发;必要时,报本级政府或者本部门分管领导人审核、签 发。
  第十四条 上级政府和部门信息机构,应适时向下级政府或部门信息 机构通报信息报送参考要 点和采用情况。省政府办公厅信息机构定期或不定期下发《信息报送要点》及专题约稿信息 ,每月下发一次《信息采用情况通报》。
  第十五条 各级政府及所属部门信息机构可根据工作需要开展信息 交流活动,在依法保守秘密的前提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第十六条 对信息筛选、文字加工、校对、审核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确保工作质量。
  第十七条 各级信息机构对有领导人批示的信息,要按批示范围, 迅速通报批示 内容。需要反馈办理结果的,责成专人负责督办,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领导人。
  第十八条 各级信息机构应紧紧围绕改革和发展的重点、领导人关 注的焦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定期组织开展信息调研,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第十九条 信息直报点是全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 分。省政府办公厅在全省县 区市设立30个信息直报点。被确定为省政府办公厅信息直报点的县区市,一般应配备2—3名 专职信息工作人员,配备电话机、传真机、计算机等自动化办公设备,并保证必要的工作经 费。信息直报点每月报送省政府办公厅不少于5条综合调研信息。省政府办公厅对信息直报 点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年终依据年度考核情况予以调整。
  第二十条 省政府办公厅根据报送信息的采用情况,参考政务信息队伍建设、网络建设、制度建设等指标,按年度对信息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五章 质量与要求
  第二十一条 报送的政务信息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 事例真实可靠,数字准确,使用的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规范化要求。
  (二) 急事、要事和突发性事件应当即时报送。对突发事件的全面情况暂时不清楚的,应先报已掌握的主要情况、事件发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处理结果;不得因需要了解情况而延缓即时报送的时间。
  (三) 实事求是,有喜报喜,有忧报忧,防止以偏概全。
  (四) 主题鲜明,文题相符,语言规范,用简练的文字和有代表性的数据反映事物的概貌和发展趋势。
  (五) 反映本地区社会情况或本部门工作情况的信息,应突出有典型性的问题和创新性的思路、举措、经验,避免一般化。
  (六) 反映情况和问题有一定的深度,透过事物的表象,揭示本质和深层次问题,努力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预测、有建议,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
  (七) 适应科学决策和领导人工作需要。
  第二十二条 政务信息的内容包括:
  (一) 对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对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批示和指示的落实情况。
  1、各级政府、各部门贯彻落实重要决策的工作部署、安排、措施。
  2、决策作出后广大干部群众的反映,包括正反两个方面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3、重要决策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包括阶段性成效、影响决策落实的突出问题和 进一步修正、完善有关决策的意见、建议等。
  (二) 各级政府及所属部门工作的重要情况。
  1、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取得的新成就和遇到的新问题;重点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
  2、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包括企业改革,财税、金融、外贸、投资体制、住房制度,行政 审批制度、机关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情况。
  3、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值得重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4、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新问题。
  5、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科教文卫等战线的新情况、新问题。
  6、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廉政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新举措, 以及有待解决的新问题及意见和建议。
  7、领导人关注的其他重要情况。
  (三) 重大社会动态。
  1、参与人数多,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集体上访、请愿、游行、罢工、罢市、械斗事件和 非法集会、非法组织的活动等。
  2、各种重大事故、重大自然灾害以及突发性事件。
  3、重要的社情民意,如一个时期群众最关心、议论最多、意见较大和亟待帮助解决的问题 ,群众对重要国际动态的反映等。
  (四) 上级政府预约报送的信息。
  (五) 国家有关部委和其他省(区、市)出台的重要政策和可能影响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的有关重要情况。
  (六) 其他应当通过信息渠道反映的各类信息。
  第二十三条 报送重要信息的时间要求。
  (一) 反映重大突发事件、重大事故、重大灾情的信息,应在事发4小时内上报本级和 上级政府,并及时续报发展动态、处理情况、原因和结果。
  (二) 随时了解、及时上报重要的社情民意。
  第二十四条 强化负反馈信息上报工作,提高负反馈信息的质 量和数量。重点是上报本级 及下级政府和部门在政策执行和决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需要上级政府重视或帮助解决的困 难和问题。
  第二十五条 突发事件、重大事故、重大灾情的值班信息报省政府 总值班室,日常政务信息报省政府办公厅信息机构。
  第六章 手段与条件
  第二十六条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政务信息 自动化建设,配备必要的 办公自动化设备,尽快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工作需要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传输系统,保证政务 信息工作的正常开展,实现信息迅速、准确、安全地处理、传递和存储。
  第二十七条 各级政府及所属部门应当建立严格的设备管理、维护和值班制度,保持政务信息工作机构的正常运行和信息传输畅通。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交通部关于发布《交通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和《交通科技发展重大科研项目招标办法(试行)》的通知

交通部


交通部关于发布《交通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和《交通科技发展重大科研项目招标办法(试行)》的通知
1986年11月29日,交通部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部建立了交通科技发展基金,支持交通行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并对重大科技发展项目逐步实行招标制。为此,在总结历年科技发展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交通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和《交通科技发展重大科研项目招标办法(试行)》,现发布试行。(80)交科技字1327号通知发布的《交通科技重点项目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望各单位在试行过程中,及时提出补充、修改意见,以便使管理办法更加完善。

交通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
为推进交通科技事业的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技术力量,更好地为交通运输建设服务,管好用好交通科技发展基金,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交通科技发展基金(以下简称交通科技基金)是行业性的科技基金,面向全国交通行业。
第二条 交通科技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一)国家财政拨给我部掌握的科技经费;
(二)部拨出的科技发展经费;
(三)部属科研机构改革拨款制度后减下来的事业费;
(四)按科研项目合同的规定偿还的资金;
(五)部属科研机构历年按规定交部的收入分成;
(六)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随着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事业的发展,交通科技发展基金的资金来源将作相应调整。
第三条 交通科技基金由部科技局归口管理用于:
(一)为交通运输、生产、建设发展服务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新技术的示范性推广。主要是:
1.交通科技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计划中确定的科研项目;
2.根据交通事业发展规划和交通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的科研课题。
(二)为开拓交通技术市场提供必要的资助;
(三)以贷款、合资等方式支持交通企、事业单位进行开创性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经营;
(四)为交通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提供资金;
(五)支付基金管理费用等其他必要的支出。
科技发展基金必须按指定的项目专款专用,不准挪作他用,如有违反,主管单位将停止拨款。情节严重者,暂停申请科技发展基金的资格。
第四条 科研项目的资助,按《交通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办理;科研项目以外的资助,以专项报告的方式提出申请。
第五条 对于交通事业发展的战略决策性研究、宏观经济预测研究、管理科学研究、基础性应用理论的研究,以及对交通事业带全局性或特殊需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很大的实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优先予以资助。
第六条 交通科技基金资助的项目,必须符合下列各项条件:
(一)目标明确,内容完整;
(二)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三)在交通行业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或特殊使用价值;
(四)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术价值或指导意义,且科研经费和应用这一成果时的投资相对较少;
(五)承担单位和参加单位具有完成项目任务的条件和能力;
(六)已开展一定的前期准备工作,预计短期内(一般不超过三年)能取得结果。
第七条 交通科技基金实行随时申请、随时评议、定期审批,并按照申请、筛选、初审、评议、审批、签订合同的程序办理。经批准的项目,相应纳入部科技发展年度计划。对重大科技发展项目,逐步实行招标制(招标办法另行制订)。
第八条 视项目性质不同,交通科技基金采取全部偿还、部分偿还或免予偿还的方式给予资助。
资助金额实行一次核定、分期拨付,年终结转,节余留用,超支自理,应该偿还的必须按期偿还。
为鼓励软科学的研究,对于由部下达的预测、决策论证、宏观控制及其理论以及公益性研究等难于通过技术市场取得经济收益的课题,在项目完成后,根据完成情况,可付给完成单位一定的报酬。
第九条 对于全部或部分减少事业费,且减下来的经费纳入交通科技发展基金的部属科研单位,在核定项目研究经费的同时,核定相应的人员经常费。
第十条 本办法及其相应的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交通科技发展重大科研项目招标办法(试行)
根据《交通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中关于对重大科技发展项目逐步实行招标制和其他规定的精神,制定本试行办法。

总 则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交通部科技发展计划中的重大科研项目和开发项目。
第二条 科技发展重大项目的招标工作由部科学技术局归口,有关业务局协助。招标工作应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

发 标
第三条 试行招标的重大科研项目,在编制交通科技发展长远计划或年度计划时确定。
第四条 根据项目性质,招标通知可以利用报纸公布,也可向具有承担能力的单位发出招标通知书。
招标广告或招标通知书应载明下述内容:
(一)项目名称;
(二)对项目研究内容的基本要求;
(三)对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
(四)完成期限;
(五)对投标单位的要求或限定;
(六)报名及递交投标申请书截止日期。
(招标通知书格式见附件一)

投 标
第五条 投标单位根据招标通知的要求,先填报投标报名单。名单格式见附件二。
第六条 报名投标单位应进行资料查寻、社会调查和技术经济分析,编报《投标申请书》一式二份。其中,投标总金额及偿还总金额以密封方式同时寄送。(《投标申请书》格式见附件三)
第七条 对于新产品开发项目,原则上接受有生产能力的单位投标,也可由生产企业与科研、设计单位或高等院校联合投标。联合投标时应明确第一单位。
对于这一类项目,投标经费实行有偿使用,在项目完成后一定期限内(一般为2~3年),由中标单位向招标单位交还一定份额。视项目性质不同,偿还总额限定为投标总额的50—100%。
第八条 招标单位应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审查,投标单位很多时,可在申请单位中初选若干个单位为认可的投标单位。初选工作主要根据《投标申请书》进行,不得单方开拆投标金额密封。
第九条 招标单位必须对各单位《投标申请书》的内容保密,不得泄露给其他单位。
初选落选的投标单位提出的技术文件,应全部退还原单位,并发出《初选落选通知书》。(通知书格式见附件四)

评 标
第十条 评标一般以会议方式进行。会议成员组成如下:
主持人:招标单位或其委托单位的代表1~2人;
专家:由招标单位邀请,5~7人;
投标单位:每个单位不超过3人(联合投标时,作为一个单位对待);
监督方:各个投标单位的监督方各1人。
邀请下列单位作为投标工作的监督方:
对部属一级企事业单位及部内外高等院校投标的项目,依项目性质以部内有关业务局为监督方,其中,高等院校增加投标的项目部教育局共同作为监督方。
对部属一级企事业下属单位投标的项目,以一级企事业及部内有关业务局共同作为监督方。
对地方交通企事业单位和非交通系统单位投标的项目,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及部内有关业务局共同作为监督方。
第十一条 评标会通知由交通部科技局发出。
投标单位在接到招标单位发出的评标会通知后,按出席单位多少,再备《投标申请书》副本若干份带到评标会议。
对于评议人付出的劳动由招标单位酌付微酬。
第十二条 评标会的工作程序如下:
(一)招标单位介绍项目的基本要求。
说明本试行办法中有关评标、决标的规定。
项目标底由部主管部门按《交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事前核定。
(二)投标单位逐个介绍本单位投标申请书的内容。当场开拆密封,报告本单位的投标总额及偿还总额或比例,并接受评议人的质疑,进行答辩。
(三)投标单位代表退场,评议人对各投标单位的申请进行综合评议。
(四)专家填写《评议评分表》。(《评分表》格式见附件五)
会议主持人及各监督方代表只参加综合评议,不参加评分。
(五)处理《评分表》,由会议主持人会同各监督方代表进行,其方法如下:
1.以各评议人对某一单项指标评分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项指标的计算分值。
2.各单项指标计算分值的连乘积作为该标书获得的总分。
取得中标资格的最低分数为288分,满分为1440。
(六)在评标会上公开宣布各投标单位获得的总分。
第十三条 各评议人的评分情况及综合情况应予保密,任何人(包括主持人,监督方代表及其他与会人)不得向投标单位泄露。

决标、签订合同
第十四条 中标决定一般应在评标会最后当场作出。特殊情况下,也可延期作出。
中标决定应以书面形式通知中标单位,抄送所有投标单位及其监督方。(《中标通知书》格式见附件六)
第十五条 中标决定由招标单位代表作出。基本原则是,综合考察投标单位获得的评议总分和投标总金额(含偿还金额)这两个因素。具体方法如下:
(一)投标单位获得的评议总分不低于288分。
(二)投标单位的投标总金额(含偿还金额)满足标底要求,数额又相近,一般以得分最高者中标。
(三)投标单位获得的评议总分相同或相近,一般以投标总金额最低,偿还比例最高者为中标。
(四)若某单位获得的评议总分远远超过其他投标单位,而投标总金额(含偿还金额)指标虽不优于其他投标单位,但超过标底不大时视经费情况,可选定为中标单位。
(五)当出现得分和投标金额(含偿还金额)均相同或相近这一特殊情况时,由招标单位选定中标单位,或协商组织合作承担。
第十六条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以选择条件相对较好的单位再次进行议标,或决定重新招标。
(一)所有投标单位评议得分均未达到最低分数限;
(二)所有投标单位的投标金额均超过标底。
第十七条 中标决定作出之后,除中标单位提出的文件留部主管部门及其监督方各一份备查外,其余全部退还投标单位。
第十八条 中标单位在得到《中标通知书》后,按通知书和投标申请书的既定内容与要求,编写《交通科学技术发展项目执行合同》,经中标单位、监督方和招标单位(部科技局)盖章后生效。
《执行合同》一式七份,分存中标单位、部科技局各二份,监督方及部财务局、物资局各一份。合同格式见《交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管理办法》中的附件五。
两个以上单位联合承担的项目,相互间的分工及成果转让等事宜,由联合各方以补充协议规定之。

合同的执行管理
第十九条 《执行合同》是项目拨款和偿还、检查进度及项目验收的依据。合同规定的各项内容,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第二十条 合同经费的拨付及偿还年度,在合同中规定。所拨经费在合同项目范围内的具体使用,由项目承担单位自主决定,并接受监督方、本单位财务部门及银行的监督。合同总经费实行包干使用,节余归承担单位所有。超支自理。
第二十一条 招标与中标双方如有一方擅自不按中标通知书的要求签署合同,以及中标单位不按规定期限寄出《执行合同》,均以单方毁约论。毁约方应向另一方进行赔偿。
第二十二条 合同的变更或解除后的处理及赔偿问题,均按《交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 对于从事预测、决策论证,宏观控制及其理论,以及公益性研究等难于通过直接投产或技术市场等途径取得经济收入的课题。在项目完成验收后,根据完成情况向承担单位支付一定的经济报酬。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未曾规定的其他事项,按《交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之日起试行。



国家科委体制改革司关于转发珠海市奖励为推动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人员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家科委体制改革司


国家科委体制改革司关于转发珠海市奖励为推动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人员暂行办法的通知
1992年3月16日,国家科委体制改革司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科委,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科技司(局),中国科学院政策局:
去年七月,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珠海市奖励为推动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人员暂行办法》,最近,依照该办法对一批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的完成者进行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是改革科技人员分配制度、奖励制度的尝试,也是贯彻国家法律、政策的实际措施。
从实施科技成果取得的效益中提成奖励有贡献人员,不仅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而且是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二条规定:实施发明创造专利后,每年应当从实施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得利润纳税后提取0.5~2%,作为报酬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或者参照上述比例,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一次性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第六条在规定职务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属于单位的同时,规定单位应当根据使用和转让该项职务技术成果所取得的收益,对完成该项职务技术成果的个人给予奖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八条中对此又进一步规定:该项奖励费用从实施技术成果所获得的利润和使用、转让技术成果所获得的价款、报酬或者使用费中列支,不计入单位奖金总额,不计征奖金税。
近年来,从技术成果转让(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所获收益中提成奖励有贡献人员,在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中和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技术市场管理办法中已作了明确规定,并已得到贯彻实施。但是,对于从技术成果和发明创造实施后所获收益中提成奖励有贡献人员这一点,尽管国家法律、法规中也已有明文规定,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切实地贯彻落实。珠海市遵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拿出了具体办法,开了个好头。
我国地域广阔,经济、科技发展很不平衡,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有些原则规定,需要通过部门或地区规章付诸实施,在这一方面也要大胆试验,大胆去闯。现将珠海市的暂行办法摘要予以转发,希望有更多的地区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落实从实施科技成果所获收益中提成奖励有贡献人员的法律规定。

中共珠海市委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珠海市奖励为推动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人员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更有效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加强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奖励为推动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精神,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暂行办法所指的突出贡献,是指把科学技术运用于我市现代化建设,带来明显的经济或社会效益,达到或超过了本暂行办法第八条所规定的奖励基本要求。
本暂行办法所指的做出突出贡献人员,是指符合本暂行办法第六条的条件,并达到第八条规定的奖励要求的项目实施者或完成者。
本暂行办法所指的某数以上,均含本数。
第三条 本暂行办法适用于全市国营、集体、内联(含外地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的企事业单位和股份制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 本暂行办法不适用于通过多个行政层次、渠道共同完成的项目。
第五条 本暂行办法对在同一单位、同一项目或同一系列项目(或系列产品)采用一次性奖励办法,不重复授奖。
第六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奖励:
(一)在本市研究或从市外带入应用于本市现代化建设,并为本市创造出明显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新科技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软件技术、资源新发现等)的主要完成者;
(二)在推广、应用已有科技成果工作中,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主要实施者;
(三)对引进的先进设备、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以及在实现原材料国产化过程中,有明显的改进或创新,并取得显著效益的项目完成者;
(四)采用科技手段,使严重亏损的企业大幅度减亏或扭亏为盈,成绩卓著的主要实施者;
(五)在有关环境保护、消除公害、防治疾病、计划生育、科技应用研究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并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项目完成者。
申报者带有行政领导身份的,必须经其主管部门及“珠海市推动科技进步奖励评审委员会”(下简称市评审会)审查确认其申报资格后,方可申报。
第七条 申报奖励者必须于该项目投产(或开始实施)后三年内提出申请,并征得项目实施单位同意后在正式申报一年前到市评审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证实项目主要完成者。项目主要完成者如有变动,申报者(或项目实施单位)应及时到市评审会更改。
本暂行办法颁布前已投产或实施一年时间以上的项目,必须于暂行办法颁布之日起一年内向市评审会提出奖励申请。
第八条 申报奖励的基本要求:
(一)可以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项目:
1、项目技术水平经市评审会认定达到或超过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2、投入产出比、资金利润率两项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3、年节约资金或实现税后利润(按申报之日起前十二个月累计)达到以下指标:工业项目1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50万元以上,高新技术项目80万元以上。
(二)不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或仅有社会效益的项目,按下表的内容、标准进行评分,总分达到40分以上。
--------------------------------------------------------------------
|评价内容| 评 分 标 准 |评 分|
|--------|----------------------------------------------|------|
| 解决 |1、解决珠海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与珠海经济和社 | |
| | 会发展直接相关。 |35 |
| 问题 |----------------------------------------------|------|
| |2、解决珠海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对经济与社会发 | |
| | 展有促进作用。 |25 |
| 的重 |----------------------------------------------|------|
| |3、解决较重要的问题,对整个企业、事业单位的发| |
| 要性 | 展起决定性作用。 |15 |
|--------|----------------------------------------------|------|
| |1、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 | |
| | 水平。 |20 |
| 技术 |----------------------------------------------|------|
| |2、技术上有新的突破,并为国内首创或达到国内 | |
| | 领先水平。 |15 |
| 水平 |----------------------------------------------|------|
| |3、技术上有较大突破,并为国内首创或达到省内 | |
| | 领先水平。 |10 |
|--------|----------------------------------------------|------|
| |1、项目在珠海可应用的范围内都得到应用,已占 | |
| | 据国内技术市场。 |35 |
| 应用 |----------------------------------------------|------|
| |2、在本市某一个领域或某一行业里全面推开,并 | |
| | 已开始向外扩散。 |25 |
| 范围 |----------------------------------------------|------|
| |3、成为整个企业、事业单位生存与发展的技术依 | |
| | 托或主要的管理方法。 |15 |
--------------------------------------------------------------------
第九条 申报奖励程序(略)。
第十条 评审机构(略)
第十一条 评审程序(略)
第十二条 奖励标准:
(一)可以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项目:
----------------------------------------------------------------------------------------------------------
|奖 励| 年 节 约 或 增 加 税 后 利 润 | | |
| |----------------------------------------------------------------------------|奖金额|荣誉奖 |
|等 级| 工 业 项 目 | 农 业 项 目 | 高 新 技 术 项 目| | |
|------|------------------------|------------------------|------------------------|------|--------|
|特等奖| 500万元以上 | 450万元以上 | 480万元以上 | 4% |奖励证书|
|------|------------------------|------------------------|------------------------|------|--------|
|一等奖|4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350万元以上~450万元以下|380万元以上~480万元以下| 5% |奖励证书|
|------|------------------------|------------------------|------------------------|------|--------|
|二等奖|300万元以上~400万元以下|250万元以上~350万元以下|280万元以上~380万元以下| 6% |奖励证书|
|------|------------------------|------------------------|------------------------|------|--------|
|三等奖|2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150万元以上~250万元以下|180万元以上~280万元以下| 6% |奖励证书|
|------|------------------------|------------------------|------------------------|------|--------|
|四等奖|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50万元以上~150万元以下| 80万元以上~180万元以下| 6% |奖励证书|
----------------------------------------------------------------------------------------------------------
对于有外汇收入,且外汇收入占总收入70%以上的项目,按一定
比例提取外汇额度进行奖励。
(二)不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或仅有社会效益的项目:
--------------------------------------------
|奖励等级| 总分数 |奖励金额|荣誉奖 |
|--------|----------|--------|--------|
|特等奖 |80以上 |15万元|奖励证书|
|--------|----------|--------|--------|
|一等奖 |70—79|12万元|奖励证书|
|--------|----------|--------|--------|
|二等奖 |60—69| 9万元|奖励证书|
|--------|----------|--------|--------|
|三等奖 |50—59| 6万元|奖励证书|
|--------|----------|--------|--------|
|四等奖 |40—49| 3万元|奖励证书|
--------------------------------------------
(三)对于获得一等奖、特等奖的首席有功人员,除发给奖金外,另给予以下奖励:
获一等奖的,奖给一厅两房的住房一套(按省规定的装修标准,下同;建筑面积80平方米以下);
获特等奖的,奖给一厅三房的住房一套(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下),国产小汽车一辆(价值20万元以下)。奖励住房同时发给房屋产权证书(获奖前组织安排的住房不受影响)。
获奖者不要住房或小汽车的,可按房屋建筑造价和小汽车牌价发给现金。
第十三条 个人完成的项目,奖金全部发给本人;集体完成的项目,奖金50%发给首席完成者,其余部分视项目完成者的贡献大小由单位领导班子会同首席完成者主持分配。所得奖金均免征个人收入调节税。
第十四条 获奖的首席有功人员,除由组织上正式调离者外,原则上要在受益单位继续供职。
第十五条 获奖的有功人员,可同时享受下列优惠待遇:
(一)获奖的首席有功人员及获一等奖、特等奖的主要骨干,若本人户口不在本市而愿意迁入者,准其在本市入户。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符合城市户口管理规定的,经批准可随迁入户。有特殊情况的,经市政府批准,可作特殊情况处理。具体办法由市科委会同市公安局提出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二)获二等奖以上的首席有功人员,如工作需要,所在单位应为其配备助手,添置必要的实验设备,并提供工作方便。
(三)首席获奖人员在获奖当年,享受一次省内公费疗养(15—20天),疗养期间一切待遇不变。
(四)该项奖励记入个人档案,作为考核晋升、评定职称、聘任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需要,可破格评聘专业技术职称。
第十六条 奖金来源。
(一)设立市科技奖励基金会,作为市科技进步基金会的专项基金。基金来源:(1)市财政每年拨款100万元;(2)接受企、事业单位及各界人士(包括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国际友人)的捐赠。
奖励基金由市财政设立专帐掌管。
(二)由该奖励项目取得经济效益的企业中提取。
第十七条 以下略。